方翀校友发表《Nature》封面文章

2009年11月12日,中国科技大学校友方翀博士的论文《Mapping GFP structure evolution during proton transfer with femtosecond Raman spectroscopy》在《Nature》杂志作为封面文章刊发。方翀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

图为2009年11月12日《Nature》封面,图中“深入绿色荧光蛋白”(Insid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即指方翀等人发表的研究成果。

方翀和其合作导师Richard Mathies教授等人的论文涉及飞秒拉曼光谱学的质子交换过程中的绿色荧光蛋白质结构进化问题。这篇论文研究了绿色荧光蛋白特别是发出荧光时蛋白结构的变化,也因此被选为11月12日一期的《Nature》封面,而加州大学新闻网也刊发新闻对此成果报道与祝贺

上图解释了绿色荧光蛋白的发光机理,由Renee Frontiera与方翀提供:After GFP's chromophore absorbs a blue photon, its excited phenoxyl-ring wags rapidly back and forth, settling into a position that allows a positively charged hydrogen atom — a bare proton — to hop along the dotted lines, leading to bright green fluorescence. The green background is the barrel-like structure of GFP, which encloses the central chromophore.

方翀等人论文的意义在于成功揭开了水母蛋白发出绿光的奥秘。而水母蛋白发光一直让生物学家们深感好奇,这也是2008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奖研究的主题。

图为方翀校友

方翀1996年从江苏无锡市一中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在校期间曾获得日本事业通信网株式会社奖学金、安徽省三好学生、宝钢奖学金等荣誉,2000年获得中国科技大学本科生最高荣誉奖学金——郭沫若奖学金。2001年获得理学学士(化学物理和计算机应用)双学位并赴美求学,2006年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现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研究员。

方翀在论文发表之后对他毕业于中国科大表示自豪,并表示期望该成果激励更多中国科大人在科技领域做出更多原创性成果、成为优秀的科学家。

图为方翀校友

2009-11-18 上一篇: 《科学》称赞杨培东“直上青云” 下一篇: 第29届郭沫若奖学金颁奖典礼进行